固然可以继续依托长江沿线布局,但主动权正渐渐的消散于无形。
短期内急需要抽调兵力,确保两项作战方案,一是确保长江航运安全,这是日军向华中战场输送弹药、粮食的 “生命线”。
二是重建鄂北防线,恢复对襄东、随枣地区的控制,防止中国军队借助鄂北为跳板,突袭长江沿线的战略重镇。
三是试图通过兵力集结,寻找第八战区主力进行决战,挽回 11 军司令部被袭的士气颓势,重塑 “皇军不可战胜” 的形象。
11军参谋部快速制定了三个策略,提交到横山勇手上。
能够看出,在这次突袭作战中,11军司令部的损失并不大,大批军官顺利撤到了安全范围。
但鄂北防线已经一塌糊涂了。
而且,在鄂北之战前,11军刚刚经受了一次沙城会战的惨败。
此刻的11军已经略显疲惫了,折损了第三师团的主力后,需要调动第六师团过来扛大旗,再搭配独立混成20旅团,形成北攻支队。
同时命令西部的13师团,也需要渡过汉水,紧急向鄂北区域回防。
再调动东部的58师团、68师团从侧翼反攻。此两个师团属于独立混成旅团扩编的部队,属于丙种师团,战斗力比不得所谓的第三师团跟第六师团。
集结2-3个师团的兵力,在鄂城附近跟第八战区决战。
鬼子11军的动作很快,横山勇牵头,立刻制定了反攻计划。
鬼子兵的调动极有意思,大批步兵迅速集结,沿水网路线前进。
透过即时战略视野,能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兵力统一向鄂北的方向压来。
李峰没关注别的,只关注到了第六师团。
该师团作恶多端,恶贯满盈。
既然在战场上遇到了,那无须客气了,必须以雷霆手段,虐杀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是一个不留,一个降兵不要的那种。
恨不得将该师团挫骨扬灰。
按照日军目前调动情况来看,约有11.5万左右的兵力向鄂北汇聚。
算是11军一半的兵力。
金陵航空基地抽调第 3 飞行师团第 1 飞行团,装备零式战斗机 24 架、九九式轰炸机 18 架,加入到11军麾下,用于应对接下来的反扑作战。
调兵过程中,枪声不断,战斗不息。
第八战区的三个军呈发散的状态,进入到了鄂城附近的水网区域,熟悉此地的作战情况。
尤其针对鬼子的水上炮艇重点打击。
第八战区的轰炸机开始频繁露头,伊尔2低空轰炸机尤其擅长舔地轰炸,对集结的日军部队进行突袭。
一场涉及二三十万人的大战,在鄂城迅速的酝酿。
第五战区频频投入兵力,从大别山方向发起作战,连续向外夺回日伪军占领的据点。
重点威胁鄂城东部、长江北部的渡口。
宗长官很担心一点,鬼子11军集结了重兵来援,李峰能不能挡得住攻势。毕竟李峰手上只有15万兵力,区区三个军的兵力,能够挡住鬼子三四个师团的反扑吗?
这可真是小看李峰的手段了,鬼子投入的兵力太少的话,他还真提不起什么兴趣。
可要是三四个师团主动来送,巴不得鬼子多来一些呢。
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对儿那肯定杀一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