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最高统帅部。
文白将军现在是天天加班。
尤其是对南昌的进攻展开以后,几乎吃睡都在统帅部。
没办法,各位大佬都非常关注前线战事。
十八军和第五军,都是可以上达天听的。
他们的战报,都是直接报告统帅部。然后统帅部再转给九战区。
九战区司令薛岳,完全就是一个旁观者。
“张庸到底在干嘛?”
文白将军还有个深深的疑惑。不解。
就是十八军和第五军的报告,都说张庸没有干预战事。
都是十八军和第五军在自由发挥。
看起来,似乎不是张庸的风格啊!
往常的战斗,张庸都是亲自下场的。甚至亲自开辟雷区道路。
这次好反常……
反常必为妖……
“报告。”
他的秘书来了。
文白将军点点头。收回心思。
“部长,最新战报。”
“好。”
文白将军集中注意力。
仔细的琢磨南昌周围的战线。具体到每个小村落。
战报会骗人。但是战线不会。
和往日的战报一样,今天的进展,也是成果寥寥。
无论是十八军,还是第五军,都在和日寇反复拉锯。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
这还是在猛烈炮火,还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发起的进攻。
第五军的重炮,一天就打出去上千发炮弹。
如此巨额的弹药消耗量,哪怕是委座,也暗暗吃惊。
如果不是张庸在前线的话,弹药补给绝对跟不上的。
然而……
即使如此……
进展也是非常艰难。
虽然日寇的伤亡也很大,但是始终死战不退。
无论前面战死多少,后面的日寇都会源源不断的补充上来。继续和国军鏖战。
你的炮火再猛烈,也是需要步兵占领阵地的。
一旦步兵进入,就会遭受到日寇贴身肉搏。然后同归于尽。
战斗到目前为止,第五军的步兵伤亡,已经超过五千人。几乎每个团都有损失。
相对来说,十八军的伤亡少一点。但是进展更少。
胡琏的十一师,作为十八军的当家主力,鏖战多日,推进不到两公里。
现在,还有日寇渗透到了国军的后方,展开袭扰。
渗透进来的日寇很多。让国军后方不胜其烦。九战区不得不出动大量军队帮忙维持后方。
现在,九战区的部队,已经进驻到宜春、新余,负责交通线安全。
所以,名义上是南昌周围四个军在进攻,其实,背后很多辅助部队。54军也准备去前线。
按照上面的估计,都觉得这样下去,应该是很难了。
必须增加兵力。准备打持久战。
但是张庸没有回应。
张庸目前在做什么,也没有人知道。
或许,他也在想办法?
希望有突破。
毕竟,南昌是大城市。
日寇的防御阵地,非常完善且坚固。
“报告。”
秘书又悄悄的到来。
文白将军就知道,是侍从室想要了解战况。
其实,第五军和十八军的战报,都有报送侍从室的。其实就是直接给委座。
但是,有些事情,不能写在纸面上。
比如说……
张庸到底有什么计划。
张庸到底会有什么办法破局。等等。
其实,归根究底就是一个问题——
南昌战事,能打赢吗?
需要打多久?
……
“专员!”
“专员!”
十八军高层都来迎接张庸。
张庸点点头。翻身下马。然后举手回礼。脸色淡然。
呵呵,几天的时间不见,十八军的这些骄兵悍将,一个个似乎都有些憔悴啊!
包括那个胡琏,眼眶里面都是血丝。估计是累坏了。
部队进展不力,师长当然着急。
“进去再说。”
“是。”
一行人进入一个很大的砖瓦屋。
这里是十八军的指挥部。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里面。
按照张庸的要求,今天,十八军的所有军级、师级、旅级干部都来了。差不多有五十人。
简单的来说,就是领章是金色三角星的,都全部被叫过来了。
没有会议桌。直接就是课堂的方式。
前面是一张八仙桌。坐着张庸和彭善。其他人都是长板凳。
没有开场白。
张庸站起来。
声音洪亮。
直言不讳。
“你们的表现很一般。”
“足足七天时间,进展不到三公里。”
“如果不是给你们面子,我要骂你们简直丢死人!”
“什么十八军!什么主力!就这水平?”
“别人第四军都推进了五公里!望远镜已经能看到南昌的城墙!”
“继续这样下去,王牌军称号就取消了。”
没有脏话。但是话很重。
十八军的所有军官,顿时一个个都如坐针毡。
本来都是很憔悴的,现在都好像是打了鸡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服气。
不甘心。
想要反驳。
张庸当然看到了。
但是无视。
他今天来,就是打击十八军的。
说公报私仇也好。说小鸡肚肠也好。就是要治一治这些骄兵悍将。
我专门给你们七天的时间,让你们自由发挥。结果,打成一坨屎。
“怎么?不服气?朝我瞪眼?”
“你们有什么不服气的?是我拖你们后腿了?”
“是弹药不足?还是粮食不够?”
“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反驳我。谁来?”
张庸嘴角冷笑。
目光横扫全场。
然后坐下。
等着有人起来反驳。
结果……
没有。
很多人面面相觑。但是没有人站起来。
弹药当然是足够的。粮食也是足够的。重炮也有。这几个方面,的确没有什么好埋怨的。
就十八军目前的待遇条件,绝对是国军里面最顶配的。
“有什么意见,现在可以提出来。”
“我确实是和陈诚有矛盾。但是,我不会故意针对你们。”
“如果你们自己做的足够好,随时打我脸。”
张庸脸色阴沉。一字一顿。
清一色的黄埔嫡系。
所有军官,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
没有任何外人。
这就是十八军。
杜聿明的第五军,也是如此。
可以这么说,这两支部队,是光头最纯粹的心腹。
每年黄埔军校(后来改成中央军校),包括分校,那么多毕业生,都去哪里了?
基本上都是补充到这些心腹部队了。
“报告!”
终于有人站起来了。
领章是一颗星。不认识。推断是旅长。
“说。”
“专员,我们遇到的,是日寇最强的部队。是十八师团。我们的攻击路线,已经被日寇重重设防。”
“所以说,是敌人太强了?”
“这是事实。”
“好。我先记住这个原因。还有其他吗?”
“没有。”
“坐下。”
“是。”
那个旅长坐下来。
其他人都是悄悄观察张庸的脸色。
发现没有异常。才稍稍放心。看来,专员大人不屑于打击报复。
“有没有人赞同他的意见的?”
“如果有。可以举手。”
张庸语调平缓。
片刻之后,陆陆续续有人举手。
第一个就是胡琏。
显然,刚才那个,很有可能是嘴替。
胡琏攻击不力,多半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限制的太死。发挥不出自己的长处。
沉默。
最终有二十八人举手。
超过半数。
张庸神色肃然,“都放下。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没有人回答。
显然,都认为这是最大原因。
就是日寇太强。
那个日寇十八师团,非常不好对付。
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胡琏的十一师,已经伤亡两千多人。已经有点伤元气了。
须知道,伤亡的都是战斗兵。而一个师的战斗兵,其实并没有多少。
哪怕是满编的人,扣掉辅助兵种,还有辎重后勤,其实战斗人员真的不多。
可能就是七千人左右。
等于是伤亡了三分之一。当然会伤元气的。
大伤算不上。小伤。
“你们是十八军,日寇是十八师团。”
“你们一个军大约三万四千人,日寇十八师团大约两万五千人。兵力你们占优。”
“日寇处于防御状态,可以利用防御工事,战略条件占优。”
“所以,你们觉得,啃不下这个骨头,对吗?”
张庸依然是慢条斯理的。
不生气。
不着急。
十八军和第五军,都是骄兵悍将。
尤其是这个十八军,从来都没有和他张庸一起战斗过。对他不了解。
加上陈诚有意无意的宣传,多半觉得他张庸的战功,可能是夸大的。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现在就要好好治一治。
“专员,在正常的情况下,进攻方需要三倍兵力。”
“需要三个十八军?”
“可能需要更多。”
“但是没有。怎么办?”
张庸摊摊手。
三个十八军?
想都不要想。
就你们一个军。硬杠日寇十八师团。
沉默。
死寂。
没有人出声。
但是,很显然,都不服气。
估计内心都在说,你专员大人只会动嘴,冲锋陷阵的又不是你。
张庸转头看着彭善。
彭善之前一直沉默。
“彭军长。”
“专员,你说。”
“从现在开始,我接管指挥。”
“好。”
“从现在开始,我接管指挥。有没有问题?”
张庸提高语调。
这是对其他军官说的。
沉默。
“没有。”胡琏率先回答。
“有没有反对的?”张庸目光横扫,“可以举手。”
当然没有。
张庸于是点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就散会!”
“回去各就各位,等待命令。”
张庸挥挥手。
众人站起来,陆续散去。
彭善欲言又止。
“彭军长,我们去前线。”
“好。”
张庸轻描淡写。
走出砖瓦屋,和彭善一起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