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还是没有竞争,原先的民间收购已经消失不见,个人使用也在变少,除了卖给供销社,私下里也没啥能卖的。
除非是那种上百年起步的珍贵人参,不然就寻常年份的,因为药材公司压收购价,其他人买也不会给高价,硬压下来。
市场就是这样,你不卖有的是人卖。
谢一城家里留的也只会以防万一,如果那边人愿意拿人参来换,如果低年份的人参,谢一城只会给供销社的价格,甚至会更低,高年份的会给比供销社收购价高,如果百年以上那就是另外一个价格区间。
谢一城还是挺希望那边屯子别拿钱,拿些山里东西等价交换。
实际上按照如今年月,交换购买统购产品都属于投机倒把,不只是在城市里,这是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
只不过相对来说,管理没有之后那么严格,一五计划还没有彻底结束,很多物品都还没划归。
比较城市而言,山屯农村地区,对于少量的农村产品活鲜青菜交易国家是默许的。
谢一城这种交易比较大,毕竟是牛,一头成年牛都需要上千块的东西,还是带有一些风险。
以物换物是最小的风险了。
黄学全看着谢一城,张了张嘴,半晌还是开口:“其实,你要是不着急用那些东西,又着急给牛送出去,直接跟老昌叔说也行。
“屯子里虽然有大牲口,可真忙活起来也缺,屯子里各家给出钱买下来。
“毕竟大老远的送过去,路上要是遇上山里啥东西,伤着牛都算好的,万一给牛整没了,到时候真就是一边吃肉一边哭了。”
“哭倒不至于,实在不行给牛带回来也能加加菜。”
谢一城一句话给黄学全说的都有些绷不住:“你这菜加的可有点贵,几百上千的东西进嘴,也就是你这当干部的能拿这么多,寻常人哪能整得了。”
“那咋办,总不能哭着给埋了。”
因为条件限制,很多东西其实都有些违背价值观的。
如果在后世,家里养的东西出意外没了,大多数时候可能埋了就行,毕竟感情在。
可是在现在,养的东西没了,大多数人会选择吃了,很多都是没办法的事,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哪怕在后世也有这样的,谢一城也见过有人因为家里养的狗老了,将自家养的狗宰了吃,那可是十几年养大的家犬。
而有的人,家里的几百公斤重的老牛,能善终寿尽。
很多事没法说,人总是多样的。
至于谢一城,是没办法将从小养到大的家狗处理掉,感情不一样。
不过黄学全的一番话确实也提醒了谢一城,要是把牛卖到其他山屯或者是交换出去,总是有尾巴在,不如考虑一下把牛卖给屯子里,起码嘴巴严实。
之前屯长也说过这事,后续没再提,谢一城也没说,等会去问一声。
“对了一城,我这带回来的有虎鞭,人家还送了点虎骨,这些东西你要吗?要我给你送屋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