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83章 金娃娃(1 / 2)

“大哥, 几个师傅要辞职的事是他们亲自给你说的,还是你从别处听来?”

技艺精湛的师傅难找,易安走的路线是板式组合订制和实木订制多方发展路线, 这半年多, 易安板式组合家具销量在攀升, 但销售和利润占比更大的还是实木订制这块。

人手一直处于紧缺状态,人事那边前后登了三次报招大师傅。

但这个年头有本事的大师傅要不更喜欢铁饭碗,要不就自己接活单干,易安三次招人, 也就招到一个木工洪师傅和一个漆工刘师傅。

能招到这两个师傅,还因为他们不是余暨本地人,他们是在徽城老家学了手艺,带着全家出来闯, 没接到活,国营大单位又难进, 才被易安捡宝进来。

但即使有这两个大师傅的加入,这些大师傅也各自在带人,生产那边还是缺人,大师傅们还是不得闲, 经常没有休假时间。

如果真让这几个师傅走了,易安不说陷入停摆,大动荡肯定有, 尤其他们手里还有需要交货的订单,这不是一件小事。

陆娇紧抿着唇,看了眼她捏在手里头的文件, 沉吟一刻,问道叶岺。

“不是, 是刚才龚师傅和我说的,他早上来得早,听到几个师傅在争论要不要和我说的这个事。”叶岺摇摇头,回道陆娇。

“我听到这事后等了一会儿,还主动去和庞师傅打了招呼,他应了一声就去边上了,我看得出来他的躲闪和犹豫,但他们可能已经商量好了,不和我说这个事。”

叶岺说到这儿心里很沉重,几个大师傅是他亲自请回来,按理他们辞职会和他打声招呼,但他们现在招呼都不打,打算在等会儿的会议上和陆娇直接说这个事,多少表明了他们辞职的决心,没多少转圜余地。

“这一年我们对庞师傅他们都很尊敬,待遇也不差,他们集体辞职这事从哪一面都说不过去,不知道怎么和大哥你说,干脆不说也正常。”

陆娇说一声,回了办公桌坐下,从抽屉里拿出好几份文件,想了想,她又去另外一个抽屉把几个大师傅的人事资料拿出来看了看。

其实也不用看,易安开始初期跟进来的人,她都做过了解。

高师傅,李师傅,林师傅,庞师傅都是最近几年退休,他们年纪相差都一两岁,在城南家具厂干了一辈子。

其中,高师傅爱人也是家具厂的,他们只生了一个儿子,在市南百货大楼里做采购工作,一个孙女已经嫁人,孙子在上大学。

高师傅儿子媳妇都没在单位分到房,如今一大家子还住在家具厂家属院。

李师傅和高师傅情况有点一样,又有点不一样,李师傅家只生了个女儿,他们家招的婿,女婿和女儿都在城南家具厂那边的一个国营饭店上班,一个在后厨,一个是财务。

李师傅女儿生了两子一女,李师傅孙女在读大学,两个孙儿一个刚高中毕业还没找到合适工作,一个在读中专,等着毕业分配工作。

年前李师傅还想把孙子带进厂子里当学徒工,但他孙子不喜欢木工,没来,不知道现在找到工作没。

另外的庞师傅,林师傅,两人都生有两子一女。

庞师傅的两个儿子各有成就,已经去省城安家,只女儿嫁得差,有婆婆一大家子需要补贴,生得还多,大外孙结婚连婚房都没有。

庞师傅夫妻疼女儿,时不时接济补贴,还让大孙女小孙女住在他们家里,给大外孙腾挪出了一间婚房。

而林师傅家,当年鼓励知青下乡,林师傅大儿子顶了林师傅爱人在化肥厂的班,女儿嫁了出去。

到小儿子要下乡的时候,林师傅从家具厂给小儿子买了一份工作,但被人举报了,那时候林师傅还因为和一个隔房亲戚的通信被调查了,最小儿子只能下乡当了知青,如今定居在徽城那边,只把孙儿孙女送了回来读书。

林师傅很心疼两个孩子,会退休了还出来上班,也是想补贴两个孩子。

余暨人勤劳,到退休年纪出来干活的人不少,但干的都是相对清闲工作,像几个师傅这样出来干老本行,还特别拼,加班不休假也愿意的,家里多多少少都有些难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辞工。

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对城南家具厂感情深厚,被新书记点醒了。

“大哥,依你看,让几位师傅下定离职易安决心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城南家具那边的感情,还是因为不连累到徒弟,还有不被收走房子?”陆娇盯着个人资料出神好一会儿,抬头问道叶岺。

叶岺走过来,看了眼她手里的资料,想了想:“几个师傅在家具厂上班几十年,对家具厂肯定有感情,但易安现在对家具厂威胁并不算大,新书记张昌茂的话对他们可能有影响,但不至于到坚定离职地步。”

“最主要还是担心连累到徒弟,还有房子被收回。”

陆娇笑了下,她看法和叶岺差不多,又有点不同:

“林师傅两个徒弟都在城南家具厂做师傅,他们平时对林师傅很孝顺,高师傅那边也差不多情况。”

“都是得到两个师傅真传的人,还已经在家具厂做大师傅,张昌茂不敢轻易开人,最主要还是房子。”

叶岺沉默:“多半是为了房子,但我们总不能给师傅们送房子。”

几个师傅家里都有要贴补的对象,还有儿子孙子跟着一起住,不能没了房子。

现在余暨买一套房,没有七八万弄不下来,几个师傅去年在易安薪资加奖金有差不多六七千,现在余暨人均工资还不到一百五,这不是笔小数目。

但想要买房,得这么干个七八年才行,几个师傅年纪大了,干不动那么些年,自然不能舍弃掉如今的房子。

房子。

陆娇沉吟一刻,她手上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房子。

顾遇把家里财政交给她,她琢磨着这两年是物价大跳水的时候,钱放在银行只有贬值的,就和顾遇商量了要做投资。

投资什么,现在黄金还不能私人买卖,她除了回海市买点电子股,在余暨的投资只能是房子了。

袁家倒台以后,牵扯出了余暨一些高层,加上袁家在市南布局太多,市南那边项目一下停滞下来,已经开启的项目,自然不能让它停掉。

原来准备启动市北项目的孟擎只能先顾及市南那边,大批大批的上面资金流过去,原本观望投市北市南的一些私人资金自然紧跟,市北的开发计划就暂时性的被搁置了。

甚至搁置时期还不定。

顾遇和她说起这事的时候还在惋惜,他本来都给她找好了新厂房,就挨着运输队那边,两个人上班会进一些。

陆娇听了只笑,笑他天天只想着离得近些,也笑她机会来了。

原来市北这边村委听到要开发风声,已经不同意易安拿地买厂房了,这个无限期搁置风声出来,她顺利在市北这边买到一所用来办过养鸡场的空置学校,那边如今是易安的材料堆放库。

里面有两栋还算不错的职工楼,其中一栋给了易安外来务工人员住。

另一栋还空着。

但想也知道,这些老师傅不会拖家带口到这边来,对他们来说,这边条件比不上城南家具厂那边。

她也没打算把这房子拿出来分。

她可以确定上面不会无限期搁置市北计划,因为市北这个地里位置实在特殊,它连接了桥南,宁镇,益镇,是以后科技城的存在。

而依照省城那边开发趋势,她推测,最迟年底,这边就要动工了。

“大哥,你还记得我休假前和你商量的事情嘛?”

分房子当然不可能,但可以分别的,陆娇把资料放回抽屉,又从里面拿出一份草拟《股权激励》文件,抬眸问道叶岺。

想要发展一个企业,要它走得长远,人员稳定,留住人才,不停吸纳人才是关键,要做到这两样,就必须有激励,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去经营,所以陆娇从易安上轨道,就在琢磨把上辈子后来易安用的激励模式施行下去。

叶岺视线落在她手上,看着那份文件,他顿了顿:“你想好了?”

“嗯。”陆娇点点头。

“我这次成绩让老师给我估过分了,不出意外我九月份就要到海市,到时候易安肯定要扩大发展,但我精力不一定够,人员稳定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不能因为眼前一些利益,舍弃更多的大头。”

“给员工普遍持股,向高绩效,有贡献员工配股分红,能解决人才流失问题,也能让他们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去拼去干,看着我们利益少了,但长远发展,却是向好的。”

“大哥,我们辛苦把易安做起来,肯定希望它能走得久远。”

“这份东西今天颁布下去,就算几个师傅还是要离职,我想我们对外招人,从外面招一些单干的大师傅进来合作也会相对容易。”

“总不能因为几个老师傅不干了,我们厂子就瘫痪了。”

叶岺也没有不同意,只是这个东西他第一次听说接触,担心出岔子:“你对这个的实施有把握吗?我这段时间也研究过你这份计划,里面涉及的东西挺多的,可能还需要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监督实施。”

“大哥,我确定不会有问题。”

陆娇闻言笑着道,这是她上辈子就摸着石头过河走过的路,该踩的坑都踩过一遍了啊。想起上辈子那些艰辛,陆娇心里暗叹息,脸上又笑了笑。

“这东西实施起来并不难,我这两个月有空,正好把这事落实下去,后面我到海市,大哥你可以轻松很多。”

“当初我们开始做易安,我只担心我们亏钱,现在情况比那时候好很多,但似乎更多的问题又出来了。”

叶岺盯着陆娇手里的文件许久,脸上苦笑着感慨了声:“就按你的想法做吧,你说的对,我们得图以后。”

“嗯,行!那就这么确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