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说前文,北伐军破黄龙内城后,赵斌收到了完颜乌达补的留书,言说兀术由五十万人中选出五万精锐,携大金的印玺书册典籍,开内城城门,出黄龙城分两路逃窜,一路由他自己统领,往东北而去,一路由兀术统领,取道东南方。
一开始赵斌看到这个消息还急于动身,毕竟这大金一国要是兀术不死,印玺书册不失,那说不得哪天就又在什么黑龙府、青龙府再建都城。
君不见,当年宋金在宣和二年订立海上之盟,当年便攻破辽上京,宣和四年更是攻破辽中京,可就是因为没能擒拿辽天祚帝,也没能扣押大辽的书册典籍,甚至连耶律贵族都逃出十之八九,导致之后几年这大辽一直是亡而不灭,之后的北辽、甚至现在还没能灭国,由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可以说都是那一战没能解决的后患。
因此赵斌当时就想出黄龙城,去追赶兀术的下落,只是还没等赵斌动身,早就埋伏在兀术左近的暗卫却传来消息,虽说因为兀术小心谨慎,这些人没能查到什么实证,但还是感觉出兀术和乌达补之间似乎有何密谋。
而就在赵斌犹疑之时,二封情报送到,道明了乌达补奔着杨幺等人的埋伏而去,兀术只是领小股人马南逃。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赵斌心中一时间却也感慨万分,不知是同情这位四太子最后落得如此地步,还是说有兔死狐悲之感,但这位贤爷却选择暂缓动身,先入大殿之上,见了宋金二帝,传令命人将二帝送往营内,与那赵构作伴,方才点动人马,出城来追兀术。
至于说赵斌敢容兀术多跑这一时半刻,一来是因为笃信这位四太子,不是那临阵脱逃之人,更不是甘愿隐姓埋名保存自身之辈;二来也是如今大金完颜一部以及其他几部的宗亲都在自己手中,兀术就算带着印玺文册也不过是孤家寡人。
原本赵斌未出城前,还觉得找兀术要费上一番手段,甚至隐隐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会不会出了差错,面对国破家亡的巨大压力,甚至不久前还有同宗离心的旧事,这位四太子真的性情大变,领着残部去苟且偷生了。
可当赵斌看到黄龙城外,那明晃晃的两条大路,尤其是那刻意踏破联营、踹翻营帐,那刻意踩出来的大路,更是让赵斌和四位大帅哑然失笑。
早在出城之时,众人就已确定,出城一共是五万人马,四万七千之中都是步卒,唯有三千是骑卒,这么一支四万人被领着往北走,因此撞破北边的联营,踏出一条新路来还情有可原。
可你兀术手下拢共一万人,就算有三千战马,那你也不至于闯出一条比四万人还宽的大路啊,尤其是你兀术闯之前好歹抬头看一眼啊,就在你马踏联营闯出一条路的同时,在你的右手边就隔着一座军帐的距离,那边可就是营中早就留好的一条大路。
看着眼前的一幕,高宠甚是不满,“这兀术,是看不起高某立的营盘啊,放着大道不走,坏我营帐作甚啊!”
这兀术明晃晃铺出这么一条坦途来,众将自然是催马沿路而来,毕竟到了这个时候,任谁也好奇这位四太子靠着一万民兵,还能舞弄出来什么风云。
只是众人沿路这么一走,其中的蹊跷之处却是越多,残破的王旗,丢甩在一旁的兜鍪,散落在道边的盾牌,甚至还有那刻意折断的长枪,要说前者还能是大军仓皇逃窜时遗留下来的物资,这故意弄断的枪矛可就令人大感诧异了,更不要说这些东西散布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