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听晚还协调钟氏集团的技术团队,开发了“全球香道数字库”,将所有记录的技艺按“地域”“香型”“技艺类型”分类,方便全球香道从业者和爱好者查阅学习。
就在计划顺利推进时,季晴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听晚,我们收到欧洲几家资本公司的邮件,想出资购买‘全球香道数字库’的商业使用权,还提出要将部分传统技艺改编成‘快消香氛配方’,说是能让这些技艺‘更贴近市场’。”
叶听晚打开邮件,看着其中一家名为“欧陆香投”的公司提出的条件——出资 5000万欧元,获得数字库 30%的使用权,要求将傣族“雨林合香”简化配方,加入工业香精,做成平价香薰喷雾。
她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这些资本根本不是想保护技艺,而是想把传统香道变成赚钱的工具,毁掉它们原本的文化内涵!”
更棘手的是,部分小国家的分会因为资金紧张,竟私下与“欧陆香投”接触,想通过出售技艺使用权获取资金。
非洲肯尼亚分会的卡伦就发来消息,语气犹豫:“叶主席,‘欧陆香投’给我们提供了建设新工坊的资金,只要求我们授权他们使用马赛族的‘乳香祭祀香’配方……我们实在没办法,当地的农户还等着钱买种子呢。”
叶听晚知道,强行阻止只会让这些分会产生抵触情绪,必须找到既能保护技艺,又能解决分会资金问题的办法。
她立刻召开全球香盟紧急会议,提出“数字存香公益基金”方案:由全球香盟牵头,联合国际教科文组织、各国文化部门和爱心企业,设立专项基金,为资金困难的分会提供资助,用于技艺记录和传承人培养;同时明确“全球香道数字库”的使用规则——非商业用途免费开放,商业用途需经全球香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且收益的 70%用于技艺保护和传承人扶持,确保传统技艺不被资本过度商业化。
“数字存香公益基金”成立后,很快收到了来自全球的捐款。国际教科文组织捐赠 1000万美元,钟氏集团捐出 5000万人民币,就连欧洲的一些独立香氛品牌,也主动捐款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肯尼亚分会拿到基金资助后,不仅拒绝了“欧陆香投”的合作,还启动了“马赛族香道传承人计划”,选拔年轻族人跟随老香师学习,彻底解决了技艺传承的问题。
“欧陆香投”见计划落空,竟试图通过黑客攻击“全球香道数字库”,窃取未公开的技艺资料。好在沈询提前加强了数字库的安全防护,联合网络安全公司成功拦截了攻击,还收集到“欧陆香投”试图非法获取技艺的证据,提交给了国际知识产权组织。
最终,“欧陆香投”因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被处以巨额罚款,还被全球香盟列入永久黑名单。
年底,“全球香道数字库”正式向公众开放。上线首日,访问量就突破了 100万次,无数香道爱好者在平台上留言,表达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叶听晚在数字库的首页,放上了岩罕爷爷的照片和“傣家雨林合香”的视频,配文写道:“每一门传统香道技艺,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数字存香’不仅是记录,更是传承——让我们用科技守护匠心,让古老的香气,在数字时代依旧能温暖人心。”
这天晚上,叶听晚收到了岩光发来的视频。视频里,一群傣族年轻人围坐在竹楼里,跟着老香师学习“雨林合香”,竹桌上摆放的,正是用岩罕爷爷的配方复刻的香品。岩光在视频里说:“叶老师,谢谢您让爷爷的手艺活了下来,我们一定会好好学,把‘傣家雨林合香’传下去,让更多人闻到雨林的味道。”
叶听晚看着视频,眼眶湿润。她走到调香台前,取出一瓶“雨林合香”精油,轻轻喷洒在空气中。清冽的香气里,仿佛能听到雨林的风声、傣族的歌谣,还有老香师们传承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