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接口道:“陛下慧眼识珠。马周确是栋梁之材。如今河北渐趋平稳,新政初见成效,马周居功至伟。只是……其人性情刚直,于权术一道,似乎不甚热衷。”
他这话,隐隐点出了马周与太子行事风格的差异。
李世民点了点头,不置可否,又问道:“那太子近日所为,尔等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作为太子舅父,自然多为美言:“太子殿下能审时度势,以利驱之,兵不血刃便收服河北世家,免去许多动荡,彰显储君气度与谋略,于稳定朝局大有裨益。”
房玄龄则更为客观:“太子之术,确为当下稳定河北之良策。然,治国终须以正道。利益羁縻可解一时之急,难成万年之基。
望太子殿下能渐次领悟,恩威并施,王道与霸道并用,方为长久之计。”
李世民听罢,沉默片刻,方才缓缓道:“承乾长大了,懂得用势,这是好事。
马周能做事,肯做事,这也是好事。
河北这块试金石,试出了魑魅魍魉,也试出了真金白银。
接下来,就看这新政,能否真正在河北扎下根,能否推广至天下了。”
他的话语中,包含着对太子成长的认可,也对马周等实干之臣的赞许,但更深层的,是对未来道路的思索。
他深知,清扫旧势力只是第一步,如何建立一个新的、更稳固的秩序,才是真正的挑战。
数月后,河北局势已定,孙伏伽、程处默奉旨回京述职,受到重赏。
马周则被留任,加授河北道巡察使,继续负责督导新政,巩固成果。
回京途中,程处默与孙伏伽并辔而行。程处默望着身后渐行渐远的河北大地,感慨道:“这一趟,真是惊心动魄。老孙,还是你沉得住气,步步为营。”
孙伏伽微微一笑:“处默,你冲锋陷阵,才是首功。至于沉得住气……”
他顿了顿,望向远方,“真正沉得住气的,是马周马宾王啊。
你我是在台前挥刀,他却是幕后执棋之人。陛下将此间后续重任交予他,实乃明智之举。”
程处默点头称是:“这小子,是个人物!当初还真小瞧了他。只是,他这般埋头做事,不懂攀附,将来在朝中,怕是要吃亏。”
孙伏伽目光深邃:“吃亏与否,未必。陛下心中自有一杆秤。能臣干吏,永远是社稷所需。
只要他持身以正,一心为公,陛下自然会护他周全。
况且,经此一役,谁还敢小觑这位陛下亲点的黜陟使呢?”
两人相视一笑,扬鞭策马,向着长安方向疾驰而去。
身后的河北,正迎来一个崭新的黎明。
而大唐的朝堂,随着太子的日益强势和魏王的暂时沉寂,以及像马周这样的新兴力量的崛起,也即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