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曹、徐攻陈仓(2 / 2)

关平恍然大悟,言道:“那这奸佞是另有所指?”

赵林颔首:“八九不离十。待明日我寻机去探探夏侯惇口风便知。”

关羽闻言,摇头道:“此事不急,前日有军师来信,言曹洪、徐晃领兵西进,诈称二十万,军师言说自有计策退敌,眼下谋夺西北最为要紧,不宜与曹魏决战。

大王下令,命我荆州军暂退,以防江东...”

赵林听罢,问道:“明日便撤军?这么急?宛城洪水未消...”

话未说完,便被关羽打断:“王甫迁民南归,已抵樊城,调水军战船北上来迎,我军可走淯水,三日便可回转。”

赵林闻言颔首,又与关羽父子商议退军之事,许久方散。

荆州军如何收拾辎重,押解俘虏退军,暂且不表。

却说曹洪、徐晃接连停战数日,提振士气。

或改两餐至战时三餐之制;

或设比武,令军中骁勇者较技,胜者赏以财帛,以激众人争胜之心;

又常亲赴各营,慰劳士卒,多言激励之辞,军中士气,倒也渐渐有了回转之象。

这一日,曹、徐二将于帐中议事。

曹洪问曰:“吾观营中兵马,士气渐复,足可用兵否?”

徐晃思忖一番,回道:“蚁附攻城,需士卒用命,现如今恐不足以驱使。”

曹洪道:“连日三餐,营中粮草恐有不济,已不足十日之用...”

“算算时日,下一拨粮秣将至,不过三日前后,料无大碍。”

曹洪闻言,皱眉道:“我等前日诈称二十万大军,如今被一七旬老卒领三千寡兵,驻守区区小城而阻。

损兵折将不说,还拖在此处空费粮草,传将出去,岂不叫天下人耻笑?

若叫大王知晓,只道我曹洪畏敌不前,惧怕那黄忠老儿!”

徐晃听罢,犹豫片刻,进言道:“黄忠虽老,尚有勇力,又有统兵之能,陈仓虽小,易守难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王征战半生,想必能知将军不易,乃为求稳,遂暂缓进兵...”

曹洪冷笑道:“大王自是知兵,奈何有人上书,进献谗言。”

徐晃心知曹洪意指监军曹植,遂提醒道:

“将军,疏不间亲啊...”

曹洪闭口不言,沉默片刻,又道:“我自领了大王之命,且不去管那监军如何!

我意引军攻城,破陈仓,斩黄忠,以血前耻,公明将军以为如何?!”

徐晃正欲再劝,却被曹洪看出求稳之意,拍案起身道:

“徐公明!汝若惧了那老儿,某自领兵攻城便是!”

徐晃急起身,抱拳曰:“将军息怒,此番进兵,末将乃将军部将,自当唯将军马首是瞻。”

言罢,又沉吟片刻,进言道:“只是先前黄忠夜袭,我军士气不振,若攻城失利...”

曹洪上前几步,把臂言道:“公明兄,曹某亦读兵书。

岂能不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理?

然吾等若因惧前番失利,便裹足不前,徒耗时日,岂不有损威名。

吾观近日营中士气,已渐次恢复,加之粮秣将至,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徐晃微微皱眉,拱手回道:“将军所言,确有道理,然黄忠此人,久经沙场,有勇有谋。

前番夜袭,我军猝不及防,已然吃了大亏,如今贸然攻城,其必严阵以待,恐我军又陷苦战,损兵折将不说,若再折了锐气...”

曹洪双目圆睁,朗声道:“公明将军太过谨慎了!

吾等拥雄兵七万,难道竟奈何不得区区三千守军?

我意已决,明日便整军攻城,届时我亲率前部,必能激励将士奋勇向前,一举破城。

公明兄可引一军为侧翼,以防黄忠派兵袭扰,若见城中有隙,亦可伺机而动,夺了城池!”